相关资讯
13173346711
小编一句话解读:
春节第二波疫情概率不大,做好日常防护即可
春运大面积的人口流动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?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,有的城市已经经历过感染高峰了,那么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运高峰产生的冲击,会不会比想象中预测中要小一些?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,从国家为基本单位的这个情况来看,很多的省份都已经是达到了高峰,甚至有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。如果说我们很多过了高峰的,再通过春节的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,这种概率不排除,但是概率比较小,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一个波峰。
虽然说疫情的第二波概率不大,但是还是要注意以下五点
春节假期即将来临,今年春节是“乙类乙管”以来的第一个春节,全国有部分地方疫情流行的高峰期与春运、春节假期部分重合,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、聚集性活动增多,我们普通人为了健康过大年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?
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在1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疫情流行期间,健康过大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,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注意:
第一是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,坚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常通风、公筷制,保持社交距离、咳嗽礼仪、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,即使感染康复以后,也应该做好个人防护。
第二是保持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的方式,提高自我抵抗能力。
第三是尽量不举办、不参加大规模家庭聚集性活动,减少家庭亲朋聚餐聚会人数,缩短聚餐时间,也可以通过视频、电话传递祝福,尤其是避免把感染风险传递给家中的老年人。
第四是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,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,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第五是要加强健康监测,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,如果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等症状的时候,或者检测阳性的时候,要尽可能待在通风好、相对独立的房间,尽量减少与同住人员的接触,密切关注病情的进展,如果出现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。
返乡途中和返乡后应当如何做 好个人防护?
1、返乡前
(1)如有返乡计划人员,提前掌握目的地相关防控政策,准备充足的口罩、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。
(2)建议符合接种条件人群,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,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(3)优先使用网上购票、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买票。
2、返乡出行途中要做好防护
(1)有条件的尽量错峰出行。倡导错峰出行,减少人员聚集。距离较近的,鼓励自驾。乘坐出租车、网约车时,乘客最好选择后排落座。
(2)避免在公共区域长时间停留。可提前使用相关App查询功能获知检票时间和检票口。规划好行程时间,尽量减少在候车室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长时间停留。
(3)戴好口罩。进入火车站、机场及乘车、乘机时规范佩戴口罩。除实名制验票需短暂摘下口罩外,其余时间请一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。
(4)注意安全间距。在火车站、机场候车候机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。尽量减少与陌生人交流。候车就座时建议至少间隔1个座位。减少在人员密集处停留和走动。
(5)注意个人卫生。在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能摘下口罩,同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。注意手部清洁和消毒。如身体不适,要及时联系工作人员。
(6)错开就餐。乘车乘机时,提倡和邻座错开就餐。餐前用消毒液或湿巾对手部擦拭消毒,餐后及时佩戴好口罩,也可打包带走餐食。
3、返乡后
(1)返乡后要保证充足睡眠、健康饮食、心情放松,提高免疫力,并提前确认返乡所在地门诊以备不时之需。
(2)每天开窗通风,做好居家环境清洁卫生。
(3)走亲访友要注意规范佩戴口罩、勤洗手;尽量少聚集、少聚餐;注意咳嗽礼仪。
老人、孩子、有慢性病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,应尽量不安排远行,减少外出,尽量不参加多人聚会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。
(4)了解急诊、门诊的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,做好预案。
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徐炳国12月24日接受荔枝新闻采访时介绍,“返乡之后这一点尤为重要,家中有老年人,尤其合并有基础病的老年人,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。一定要弄清楚所在地的急诊、发热门诊的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,以备不时之需。有条件情况下最好做一个预案。”
4、返乡后出现症状
如果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应居家,不外出,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,不接待亲友探访,不走亲访友。
出现多日持续高热、呼吸困难等情况的,及时求助村民委员会和村卫生室,获得指导和协助,向上级医院转诊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zlskj.cn/hot/1467.html
文章TAG: #疫情
版权声明:
本站所有原创作品,其版权属于两山科技( https://www.dzlskj.cn )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须注明此文章来源URL。被本站授权使用单位,不应超越授权范围。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